她从向往鲜花和礼物的少女,成长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母亲与我们相连的生命中,有一些物件承载了她的付出,成为了专属于她的符号。母亲节到来之际,大学城实验学子,布置出专属于母亲的物件博物馆,证明至善学子的眼中有她!
物件来源:2024级17班张胜杰
这部“古董”手机存着16G的牵挂:相册里全是我小时候的照片,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自己上学,第一次……唯独没有她自己的照片。收藏夹塞满养生文章,却从没学会清理内存,她说手机太卡了,但每次通话都舍不得挂断。
物件来源:2024级1班李国子越
在我小时候,母亲为了照顾我,颈椎受了伤。一直到现在,她晚上经常枕着颈椎枕睡觉。
物件来源:2023级6班张筱伊
这是妈妈和我一起阅读的《财新杂志》。妈妈工作很忙,但自从我上了高中,她会抽时间给我讲述当前世界经济局势,帮助我更好地分析社会现状。妈妈博学多才又耐心十足,总是仔细向我解释深奥的内容。
物件来源:2023级6班李欣宜
这些茶是妈妈的珍藏之一。每逢闲暇,她便取出大红袍或普洱,温壶、醒茶、冲泡,动作优雅而专注。茶杯釉面透亮如她眼里的光,茶香氤氲间,她不再是那个忙碌的主妇或职场人,而是纯粹的自己——懂得品味生活的女子。如今我也常陪她品茶,看茶叶在杯中沉浮,恍然明白:原来母亲最美的模样,不是为我燃烧的模样,而是她为自己沉醉的这一刻。
物件来源:2024级2班李晓伦
妈妈的针线盒里整齐地摆放着各色线轴,像彩虹一样排列着。每当我看到它,就仿佛看见妈妈低头缝补的身影,听见剪刀“咔嚓”的轻响。那些细细的针脚,缝进去的都是无声的爱。
物件来源:2024级2班潘映蓉
妈妈的手提包放在鞋柜上,旁边是她常穿的鞋子,钥匙串挂在包上,钥匙扣里嵌着我的照片。这串钥匙转过无数次家门,原来家的守护,一直藏在这小小的角落呀。
物件来源:2024级4班孙语彤
母亲小时候就喜欢钢琴,但那时老宅面积小,因此她一直没机会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图中的钢琴,印象里它至少在我三岁时才出现,那时候母亲已经不怎么弹琴了,家务,工作,还有我,使她忙得像陀螺。但她仍会在打扫卫生时轻轻地擦拭黑白琴键。等我大一点,她开始教我弹琴,我认为如果母亲有机会学琴,也许世界上会多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与其说这钢琴是母亲专属的物件,我更愿意说这是她岁月里独一无二的见证者。当我能够做到在舞台上弹奏出流畅的乐音时,我似乎能看到母亲坐在老宅里轻轻地用指尖敲打桌面,一下一下地敲进我的心里。
物件来源:2024级17班范承轩
这是六年级我送给妈妈的母亲节礼物,当时稚嫩的我知道母亲属兔,所以就买下了这个兔子发卡,妈妈一直珍藏着它。岁月沉淀,爱意不减。我想世间的浪漫与宠爱,永远要给母亲留一份:“爱你老妈”。
物件来源:2024级4班王怡轩
母亲担任一家人的营养搭配师,常常为我们搭配各种各样的食材药材,制成不同的风味饮品,细心地关注守护家人的健康。
物件来源:2024级10班徐鑫洋
这口铁锅,经长期的使用已经生出淡淡的红锈,基本每一天妈妈都在使用。早上在外忙忙碌碌,晚上切菜做饭,妈妈与她的铁锅撑起了我们的家庭。
物件来源:2023级14班 姬司源
这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的姓氏是“姬”,大玩偶代表着母亲,小玩偶代表着我。母亲抚育我成长,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牵着我走向远方。今日,母亲节,我诚挚地为母亲送上祝福:“母亲节安康!”
物件来源:2024级1班江雅荧
这张照片以仰视角度呈现了张雯雯老师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的英语课本、泛黄教案本、红笔批注的作业和麦克风,晨光透过窗户洒落,定格了教师如母亲般温润的育人时光。
物件来源:郑玉香校长
母亲节收到实验毕业生的礼物:来自国家博物馆的明孝端皇后凤冠文创饰品。
策划|德育部 团委 心理发展中心
初审|郝孝真 王丽
复审|张新府
终审|赵百杰
编辑|何青波
校对|许家源
核发|刘威 徐成周